五層4780平米山西省陽泉中學圖書館設計(含建筑圖結構圖)
無需注冊登錄,支付后按照提示操作即可獲取該資料.
五層4780平米山西省陽泉中學圖書館設計(含建筑圖結構圖)(任務書,開題報告,論文計算書24000字,建筑圖7張,結構圖15張)
摘要
本設計為山西省陽泉中學圖書館的建筑設計和框架結構設計,建筑層數共五層,底層 4.5m,二、三、四層(標準層)層高為4.0m,建筑面積4780m2左右。
通過選擇,在本設計中我們針對結構方案中位于橫向的第6榀框架進行了結構設計計算。然后,對框架進行材料選擇,截面初選,荷載統計和內力計算,內力組合以及配筋計算。接著,山西省陽泉中學設計的樓面板、屋面板均按整體雙向板并按彈性理論進行計算。樓梯則采用整體板式樓梯。然后對基礎進行設計。最后,使用 進行電算以及 進行結構施工圖的繪制。
這樣不僅使自己了解了結構設計軟件的基本使用,同時能讓自己整體地回顧了大學四年所學的專業知識。最后,我們對比了手算與電算的結果,經過分析,我們對框架結構的整體概念產生了一個更直觀的認知。
關鍵詞:框架;分層法;D值法;底部剪力法;內力組合;配筋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a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portal frame construction design of Shanxi Yangquan Middle School Library. This construction is 5 and the height of the bottom and top is 4.5m and the height of the standard layer is 4.0m,and the area is about 4780 m2.
After selection,the sixth horizontal frame structure is designed in this design. Then, the material selection of the frame, section primary selection, load and 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 internal force combination and reinforcement calculation are determined. Then, the Yangquan middle school in Shanxi Province design of the floor panels and roof panels are calculated by the elasticity of the two-way plate. And the staircase form uses the whole plate stairs. And then the structure of the foundation is designed. Finally, the structure of the frame is drawn using and software.
This will not only make ourselves master the basic use of structural design software, but also make ourselves have a good review of the four years of undergraduat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Finally, we compare the results of the calculation with the computer, and then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framework.
Key word: The frame;the delamination;the D value law;bottom shear method;the endogenic force combination;Matches the steel bar







目錄
第一章設計資料 1
1.1 工程名稱 1
1.2 工程概況 1
1.3 建筑等級 1
1.4 設計荷載 1
1.5 抗震設防 1
1.6 氣象資料 1
1.7 地質資料 1
1.8 材料選用 1
第二章結構選型 2
2.1柱網布置 2
2.2 框架結構承重方案的選擇 3
2.3 計算單元選取 3
2.4 截面選取 3
2.4.1 梁截面初選 3
2.4.2 柱截面初選 4
第三章側移剛度的計算 4
3.1 梁線剛度ib的計算 4
3.2 柱線剛度ic的計算 5
3.3 相對線剛度計算 5
第四章荷載計算 6
4.1恒荷載標準值計算 6
4.2活荷載標準值計算 9
4.3豎向荷載下框架受荷 9
4.3.1 板傳荷載的計算 10
4.3.2 框架梁均布荷載的計算 11
4.3.3 柱縱向集中荷載的計算 11
4.4 風荷載計算 15
4.4.1 風荷載計算 15
4.4.2 風荷載作用下的位移驗算: 16
4.5 地震荷載計算 18
4.5.1 各層重力荷載代表值計算 18
4.5.2 水平地震作用力的計算(基底剪力法) 20
4.5.3地震作用下側移驗算 21
第五章恒荷載作用下內力計算 21
5.1 節點分配系數計算 22
5.2 梁的固端彎矩 22
5.3 框架柱集中荷載在柱端產生彎矩 23
5.4 恒荷載作用下框架內力計算 23
5.4.1固端彎矩第一次分配 23
5.4.2 節點不平衡彎矩二次分配 28
5.5 恒荷載作用下框架內力圖 32
第六章活載作用下的內力計算 36
6.1 節點分配系數計算 36
6.2 梁的固端彎矩 36
6.3 框架柱集中荷載在柱端產生彎矩 37
6.4 活荷載作用下框架內力計算 37
6.4.1固端彎矩第一次分配 37
6.4.2 節點不平衡彎矩二次分配 42
6.5 活荷載作用下框架內力圖 46
第七章風荷載、地震荷載作用下的內力計算 50
7.1風荷載作用下內力計算(D值法 50
7.1.1 框架柱反彎點計算 50
7.1.2框架柱端的剪力彎矩及梁端的彎矩計算 51
7.1.3 框架梁端剪力及柱軸力計算 51
7.2水平地震荷載作用下內力計算(D值法) 55
7.2.1 框架柱反彎點計算 55
7.2.2框架柱端的剪力彎矩及梁端的彎矩計算 55
第八章荷載和內力組合 59
8.1 梁截面彎矩調幅 59
8.2內力組合 60
8.2.1 組合方法 60
8.2.2 梁內力組合計算 61
8.2.3梁端剪力設計值計算 67
8.2.4柱的內力組合計算 70
8.2.5柱端彎矩設計值調整 79
8.2.6柱截面剪力設計值計算 80
第九章配筋計算 82
9.1 材料選擇 82
9.2梁配筋計算 82
9.2.1梁截面配筋計算 82
9.2.2梁斜截面配筋計算 87
9.3柱配筋計算 88
9.3.1柱軸壓比驗算 88
9.3.2截面尺寸復核 88
9.3.3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 88
9.3.4斜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 99
第十章整體式雙向板肋梁屋蓋設計 102
10.1 設計資料 102
10.2 荷載計算 102
10.2.1屋面均布恒荷載計算 102
10.2.2 活荷載計算 102
10.2.3 荷載合計 102
10.3 內力計算(按彈性理論計算) 102
10.3.1 雙向板內力計算 104
10.3.2支座彎矩計算 106
10.4屋蓋雙向板配筋計算 107
第十一章整體式雙向板肋梁樓蓋設計 109
11.1 設計資料 109
11.2 荷載計算 109
11.2.1樓面均布恒荷載計算 109
11.2.2 活荷載計算 109
11.2.3 荷載合計 109
11.3 內力計算(按彈性理論計算) 109
11.3.1 雙向板內力計算 112
11.3.2支座彎矩計算 116
11.4屋蓋雙向板配筋計算 116
第十二章樓梯設計 118
12.1設計資料 118
12.2 1號樓梯梯段板設計 119
12.2.1 荷載計算 119
12.2.2 內力計算 120
12.2.3配筋計算 120
12.3 平臺板計算 120
12.3.1 確定板厚 120
12.3.2 荷載計算 120
12.3.3 內力計算 121
12.3.4 配筋計算 121
12.4 平臺梁設計 121
12.4.1 平臺梁截面 121
12.4.2 荷載計算 121
12.4.3 內力計算 121
12.5 2號樓梯梯段板設計 122
12.5.1 荷載計算 122
12.5.2 內力計算 122
12.5.3配筋計算 123
12.6 平臺板計算 123
12.6.1 確定板厚 123
12.6.2 荷載計算 123
12.6.3 內力計算 123
12.6.4 配筋計算 123
12.7 平臺梁設計 124
12.7.1 平臺梁截面 124
12.7.2 荷載計算 124
12.7.3 內力計算 124
第十三章柱下獨立基礎設計 126
13.1 設計資料 126
13.2 A、D軸柱下獨立基礎設計 126
13.2.1材料選擇 126
13.2.2 荷載設計值 126
13.2.3 選擇基底尺寸 126
13.2.4基礎抗沖切驗算 128
13.2.5配筋計算 129
13.3 聯合基礎設計(B、C 柱基礎) 130
13.3.1 材料選擇 130
13.3.2 確定基礎尺寸 130
13.3.3 倒梁法計算梁的彎矩和剪力 131
13.3.4 梁板部分計算 133
13.3.5 肋梁部分計算 133
第十四章電算與手算結果對比 135
結束語 136
參考文獻 137
謝辭 138